典型文献
精选范例支架,突破习作困境——以《家乡的风俗》为例
文献摘要:
在传统习作教学中,教师往往选取一两篇习作例文供学生参考学习,接着进行习作,在这种习作教学模式下,学生思维易受限于习作示例,难以激发学生对所学写作方法的应用,出现写不具体、写"流水账"的问题,或仿照习作例文,出现"千篇一律"的事例、构段模式.事实上,名家范例的用词、句式表达、段落编排、篇章架构、思维逻辑、思考深度等才应该是学生写作的范例.最易获取的名家范例便是课文,在课文中选择契合度高、示范性强的片段样本,供学生借鉴、模仿、参照,能助推思维的精进性.以《家乡的风俗》为例,教师可以选取第一课《北京的春节》对腊八、除夕、初一三个时间点的细致描写作为内容支架,突破习作细节描写困境;选取第二课《腊八粥》第一自然段、第四课《藏戏》第一至三自然段作为句式支架,突破习作构段困境;选取第四课《藏戏》结构作为结构支架,理清习作内容顺序,最终引导学生在习作中进行借鉴模仿,逐渐形成知识的迁移、内化.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程阳
作者机构:
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附属学校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程阳-.精选范例支架,突破习作困境——以《家乡的风俗》为例)[J].语文天地,2022(08):35-36
A类:
一两篇
B类:
精选,范例支架,风俗,习作例文,考学,习作教学模式,学生思维,受限于,示例,所学,写作方法,流水账,仿照,千篇一律,事例,名家,用词,句式,段落,编排,思维逻辑,该是,学生写作,课文,契合度,示范性,精进,第一课,春节,除夕,初一,一三,细节描写,第二课,腊八粥,自然段,第四课,藏戏,构支架
AB值:
0.38170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