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小学数学绘本教学特点及使用策略
文献摘要:
小学生由于年龄关系,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理解多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逻辑思维过渡,对一些数学现象还存在理解难度。在这一阶段,他们对事物的理解特点表现为借助语言进行间接理解难度较大,而借助直观经验、动手操作进行理解则更容易。从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来看,小学生因缺乏能应用于学习的生活经验,学习过程便会产生较多障碍,并因此影响学习的积极性。数学内容的基本特征又表现为抽象性、复杂性、逻辑性,这就与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形成较大矛盾,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更大挑战。在此背景下,图文并茂的数学绘本为小学数学教学开辟了一条捷径。数学绘本灵活生动的图画形象及充满趣味的精彩故事,为小学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求知世界。以“绘本搭台,数学唱戏”为宗旨,通过图画及故事的载体自然融入数学内容,在绘本与数学之间搭建“软着陆”的联系平台,变枯燥为生动,变理论讲授为实践操作,为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创造了条件。
文献关键词:
#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静
作者机构: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团结小学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静-.小学数学绘本教学特点及使用策略)[J].儿童绘本,2022(36):72-74
A类:
间接理解
B类:
数学绘本,绘本教学,教学特点,使用策略,数学知识,学习理解,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数学现象,解难,助语,行间,动手操作,情感态度,生活经验,学习过程,抽象性,逻辑性,图文并茂,小学数学教学,捷径,活生,生动的,图画,精彩故事,丰富多彩,多彩的,求知,搭台,唱戏,自然融入,软着陆,枯燥,讲授,实践操作,高小,小学生数学学习,数学学习兴趣
AB值:
0.42581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