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尺规作图的历史溯源、育人价值及教学建议
文献摘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课标)第二学段的"内容要求"提出"会用直尺和圆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课程内容中的实例"中例26提出:"用无刻度的直尺(或不看直尺的刻度)和圆规,作一条与给定线段长度相等的线段……构建各种可以实现的图形.例如,作一个给定边长的等边三角形,感受用测量的方法无法精确完成这样的任务."并且明确指出该内容的育人价值:"在操作过程中形成对几何图形的感觉,感受两点确定一条线段的意义;体会用直尺可以确定直线,用圆规的两脚可以确定线段的长短."但在小学阶段没有出现"尺规作图"这一术语,这是否意味着该内容只是利用直尺(即使有刻度也"当作无刻度")和圆规让学生在"玩、探、作"的过程中感悟点与线的关系以及公设的内容,初步培养几何直观和推理意识?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加霞;潘丽云
作者机构:
北京教育学院数学与科学教育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加霞;潘丽云-.尺规作图的历史溯源、育人价值及教学建议)[J].小学教学,2022(14):20-24
A类:
B类:
尺规作图,历史溯源,育人价值,教学建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课标,第二学段,内容要求,会用,直尺,圆规,一条线,刻度,定线,线段长度,相等,定边,边长,等边三角形,受用,明确指出,操作过程,几何图形,两点,定直线,小学阶段,公设,几何直观,推理意识
AB值:
0.35152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