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双减"背景下教师课后服务设计:实践障碍与保障机制
文献摘要:
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落地,开展学校课后服务作为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重要途径和增强教育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成为许多家庭的共同诉求.文章以概念解读为切入口,分析"双减"背景下教师课后服务设计的基本逻辑、实践障碍与保障机制.研究发现,"双减"背景下教师课后服务设计的实践障碍涉及四个方面:一是教师课后服务权益与积极性难以保障;二是教师课后服务协作空间与设计方式亟待优化;三是教师课后服务自由度与秩序缺乏理性规约;四是教师课后服务质量受困于系统配置差异.据此,提出"双减"背景下教师课后服务设计的保障机制:一是完善面向用户本位的教师权益灵活补偿机制;二是顶层设计教师课后服务监管与协助责任体系;三是构建教师课后服务流程监测与持续改进机制;四是开发智能化跨校教师课后服务互助与共享平台.
文献关键词:
双减;教师;课后服务设计;实践障碍;保障机制
作者姓名:
张蓉菲;田良臣
作者机构:
江南大学教育学院,江苏无锡 21412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蓉菲;田良臣-."双减"背景下教师课后服务设计:实践障碍与保障机制)[J].教师教育研究,2022(02):84-91
A类:
B类:
双减,课后服务设计,实践障碍,学校课后服务,教育服务能力,多家庭,切入口,基本逻辑,服务协作,协作空间,设计方式,待优,规约,课后服务质量,受困,困于,系统配置,配置差异,面向用户,用户本位,教师权益,补偿机制,服务监管,协助责任,责任体系,服务流程,持续改进机制,共享平台
AB值:
0.32363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