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双减"背景下基于学生需求分析的课后服务优化策略——以北京市M学校为例
文献摘要:
课后服务是深化学校内涵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建设、实现育人目标的载体,和环节之一.在"双减"背景下,一些学校出现了"增量改革"的现象,教师与学生的压力以及家长的焦虑都有增无减.以北京市M学校为例,该校并未根据实证调研结果,基于学校教育的受教育者的个性化需求,也未基于学校教育中"双减"政策的管理者的视角,来思考"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课后服务存在的共性与个性问题.基于M学校课后服务的调查研究,广大学校应在行动与观念方面使学生真正领会"双减"政策的内涵与价值;基于实证研究,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的课后服务;合理看待学生需求,学科知识获得与素养提升仍是课后服务主线;合理规划课内与课后服务育人体系,推动课后服务课程化.
文献关键词:
"双减";课后服务;课后服务优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梁婷婷;谢萍;沙抒音
作者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100875;北京市西城区宣武外国语学校,北京10087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梁婷婷;谢萍;沙抒音-."双减"背景下基于学生需求分析的课后服务优化策略——以北京市M学校为例)[J].教师教育论坛,2022(04):15-17
A类:
课后服务优化
B类:
双减,学生需求,需求分析,内涵发展,学校特色建设,育人目标,增量改革,教师与学生,有增无减,该校,实证调研,调研结果,学校教育,受教育者,个性化需求,政策背景,学校课后服务,共性与个性,内涵与价值,基于实证,每位,学科知识,知识获得,素养提升,合理规划,课内,服务育人,育人体系,课后服务课程,课程化
AB值:
0.35645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