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指向语用的小学语文课堂文本解读
文献摘要:
将语用学中的语境和会话含义(言外之意)这两个核心概念移植到小学语文课堂的文本解读中,可以找到一条通往意义的捷径,语文课堂将在动态中自然生成,并指向语言的实践和应用.语境要素指导下的文本解读包括"审标题""抓要素""理线索""析手法""悟中心"五个设计步骤,可以循序渐进地揭示文字表象背后隐含的意义.合作原则观照下的文本解读策略包含"悟""品""捕""思"四个方面,围绕"言外之意",可以预设出一条"言意兼得"的路径,在文本内容和形式之间架起桥梁,深入解读文本的言语现象,使阅读更有层次、内涵和张力.最后在意义的引领下,教师可以单元导语和课后习题为抓手,发掘主题意义,拓展文本价值,实现课堂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的迁移目标.
文献关键词:
语用学;语境;言外之意;语文课堂;文本解读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金小红
作者机构:
浙江省台州市学院路小学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金小红-.指向语用的小学语文课堂文本解读)[J].课程教学研究,2022(04):67-71
A类:
原则观照
B类:
指向语用,小学语文课堂,文本解读,语用学,会话含义,言外之意,核心概念,通往,捷径,自然生成,实践和应用,标题,设计步骤,循序渐进,表象,合作原则,照下,解读策略,言意兼得,文本内容,内容和形式,间架,架起,解读文本,单元导语,课后习题,主题意义,拓展文本,文本价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价值观念
AB值:
0.37779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