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农村初中课后延时服务的家校社协同探索
文献摘要:
地处偏僻又在建设中的农村且自身办学条件相对薄弱的初中,在"双减"背景下,可借助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力量做好课后延时服务,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在服务过程中谋求师生、学校的发展,提升社会满意度.协同途径有融合资源,构建包括劳动课程、文化课程、研学课程、阅读课程在内的多彩课程体系;打通渠道,获取技术、专业、情感等各方面的支持;更新观念,重新认识评价功能,更新评价内容,吸纳多元评价主体,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关键词:
"双减"农村初中;课后延时服务;家校社协同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花玉娟
作者机构: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海门港新区实验初中,江苏南通,22615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花玉娟-.农村初中课后延时服务的家校社协同探索)[J].教学与管理,2022(11):25-27
A类:
B类:
农村初中,课后延时服务,协同探索,偏僻,在建设中,办学条件,双减,家校社协同育人,好课,服务过程,谋求,社会满意度,融合资源,劳动课程,文化课程,研学课程,阅读课程,更新观念,重新认识,认识评价,评价功能,新评价,评价内容,多元评价主体,终身发展
AB值:
0.37383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