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整本书阅读的三重境界
文献摘要:
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我追求三重境界.为了使阐释避免苦涩干瘪,我采用以"书"证"书"的策略,以《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三次阅读为例,加以具体情境化的论述. 第一重境界:"沉浸"与"萌生". 之所以要在阅读单篇的基础上强调读整本书,就是希望师生可以沉浸在一个更宏大、更内在的"场"中,在一个更长久、更开阔、更具体的阅读空间中,去有规模、有深度地构建自己.没有自由的"沉浸",就没有丰富的"看见";没有丰富的"看见",就没有模糊的"萌生".之所以强调模糊的"萌生",就是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是什么都需要清晰化的.我们一部分师生非常不适应也不喜欢这种模糊的"萌生".其实,阅读有一部分是不可约束的,就像我们不可以控制春天每一株幼苗的成长.正是阅读中这种友好而模糊的"萌生",对人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连中国
作者机构:
引用格式:
[1]连中国-.整本书阅读的三重境界)[J].中学生阅读(高中版·读写),2022(09):37-39
A类:
B类:
整本书阅读,三重境界,苦涩,干瘪,平凡的世界,孙少平,情境化,第一重,萌生,阅读单,单篇,读整本书,宏大,开阔,阅读空间,有深度,看见,清晰化,不可约,春天,一株,幼苗,人的成长
AB值:
0.38740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