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素养本位的教育:为何及何为
文献摘要:
核心素养的落实,是通过分科课程还是综合课程,在理论界虽然未形成定论,但在教育实践领域都有一定的体现,其典型表现便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出台,综合课程的实施以及"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课程的引进.但一般素养与学科素养的表述遵循着不同的思维路径,存在转化上的困难;同时,素养培养并不凝固于具体的内容载体,综合课程与素养培养也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因此,对于核心素养的落实,不能仅从课程本身寻找依据,而要从其出发点即素养本位的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谈起.素养本位的教育是为了培养和谐、有灵魂、主动发展的"完整人"."完整人"在宽度上要知、情、意和谐,在长度上要主动可持续发展,在深度上要突破知识技能的积累,转识成智、涵养生命."完整人"的培养主要通过教育活动方式的转型来实现.因此,我们需要提升教育活动的态度品质,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真诚热爱;深化教育活动的智性品质,形成学生活跃的智慧;强化教育活动的化育品质,使学生知行结合、入心为行、内化成人.
文献关键词:
素养;素养本位的教育;完整人
作者姓名:
岳欣云;董宏建
作者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北京 100048;北京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北京 10008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岳欣云;董宏建-.素养本位的教育:为何及何为)[J].教育研究,2022(03):35-46
A类:
素养本位的教育
B类:
何为,分科,综合课程,理论界,定论,实践领域,典型表现,学科核心素养,STEM,学科素养,思维路径,素养培养,凝固,固于,内容载体,而要,谈起,主动发展,完整人,知识技能,转识成智,教育活动,活动方式,真诚,智性,强化教育,化育,生知,知行结合,入心
AB值:
0.32550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