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澳门高中历史教材如何渗透家国情怀教育
文献摘要:
家国情怀是澳门教育的重要基础和传统,自澳门回归以来更成为学校教育的普遍共识和核心环节.作为学校历史教育重要载体之一的历史教科书,是澳门学校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渠道.以2018年出版的澳门历史教材试行版《中国历史》(高中年级必修)为研究对象,建构由国家意识、民族自信、文化传承、政治认同四个主类目组成的分析框架,以内容分析法展开研究.可以发现,该教材四个主类目的比例大致均衡,反映出该教材从整体上没有侧重或忽略某类目家国情怀的培育.但是,对于不同历史时期,该教材则各有侧重:古代史中文化传承内容占比最高,近代史中国家意识内容占比最高,现代史则主要集中在政治认同方面.以上内容选取和分配与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相符合.该教材在渗透家国情怀方面主要体现三个特点:第一,重视让学生领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以塑造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信;第二,重视让学生感悟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发奋图强的光辉历程,了解新中国走过的不平凡道路和取得的巨大成就;第三,重视让学生把握澳门与国家紧密相连的命运前程,培育学生对投身"一国两制"事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文献关键词:
澳门;高中历史;历史教材;家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黄逸恒;杨雨航
作者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逸恒;杨雨航-.澳门高中历史教材如何渗透家国情怀教育)[J].中小学教材教学,2022(04):10-17,41
A类:
B类:
高中历史教材,家国情怀教育,澳门教育,学校教育,核心环节,学校历史教育,历史教科书,试行,中国历史,高中年级,必修,国家意识,民族自信,政治认同,类目,内容分析法,某类,不同历史时期,古代史,传承内容,近代史,意识内容,现代史,内容选取,相符合,领略,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近代以来,民族救亡,救亡图存,发奋图强,光辉历程,平凡,巨大成就,前程,投身,一国两制,使命感
AB值:
0.32591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