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再论语文的教学解读——兼答张硕老师
文献摘要: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语文学科本质和功能认识的加深,语文教学正在经历一次转向.这种转向以统编教材的出现为明显标志,表现为语文的学习内容、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和学习形式的社会化,它从过去的偏向文学文本阅读而走向社会公众文本的阅读,这些社会公众文本除文学作品外,新闻、通讯、报告文学、社论、政论、科普读物等文本的阅读量明显加大,内容涉及政治学、哲学、历史学、思想史、科学等诸多领域,这种多文体、多领域的公众文本阅读,更符合生活阅读的真实情境,更符合公众阅读的真实状态,因此,我将其称之为语文教学社会学意义的转向.在这种语文教学社会化、公众化转向的背景下,语文教学的方法和模式也应该随之转变,语文的教学解读便成为区别于既往文本解读,而顺应社会化转型的一种合理的教学方式.本文拟将对教学解读的公共性、定义的内涵与外延及教学解读的特征等再次进行具体的分析与阐述.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林
作者机构: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林-.再论语文的教学解读——兼答张硕老师)[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01):10-16
A类:
硕老
B类:
论语,教学解读,语文学科,学科本质,语文教学,统编教材,学习内容,学习形式,文学文本,文本阅读,社会公众,文学作品,报告文学,社论,政论,科普读物,阅读量,政治学,历史学,思想史,文体,真实情境,称之为,文本解读,拟将,公共性,内涵与外延
AB值:
0.33782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