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作为认识对象的教育
文献摘要:
面对认识现象意义上的教育,认识主体会在教育的实存与对象性问题上产生疑问,从而在教育自身和作为教育现象之显像之间发生摇摆.从存在论角度分析,教育的实存发生在认识主体的思想世界中,它是落入思想世界并栖居其中的东西——它在思想中建构自己的实体,而不仅仅是被认识的对象.教育的实存与教育的对象性有着明确的区分.教育的实存只有朝向思想时,它才成立;如果把它看作经验对象,则实存不成立.对象性的教育具有经验的现实性,它们是个别的、零散的材料;而教育的实存超越现实性,成为教育的普遍性.在认识论的规定上,教育与认识主体之间构成"我—我的"合一的镜像关系——"我"在教育世界中,"属我"的教育世界通过"我"来建构,教育成了从"我"自身出发而形成的意识.这种意识超越感性认知层面,推动教育认识摆脱"我—它"关系的主客体认识局限,真正承认教育寓于现实世界和现实生活之中.产生自认识基础之上的教育言说需要借助想象的统合能力,将在场的与不在场的教育发生统整为一个整体.通过理性想象,教育认识才能摆脱干瘪的教条和没有审美诗意的现实白描,通达最为真实、鲜活、具体的教育生活;同时超越在场的教育,进入到不在场的教育的不可穷尽性之中,拓展形而上的教育世界.
文献关键词:
教育世界;存在论;认识论
作者姓名:
项继发
作者机构:
山西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山西 太原030006
引用格式:
[1]项继发-.作为认识对象的教育)[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2(02):32-39
A类:
B类:
认识对象,实存,对象性,生疑,疑问,教育自身,显像,摇摆,存在论,落入,栖居,朝向,现实性,零散,认识论,镜像关系,教育世界,越感,感性认知,认知层面,教育认识,主客体,承认,寓于,现实世界,现实生活,自认,言说,统合,一个整,识才,干瘪,教条,诗意,白描,通达,教育生活,穷尽性,形而上
AB值:
0.45571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