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观《诗经》爱情诗英译本文学性接受效度
文献摘要:
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与视界融合理论的同构性,选取《诗经》爱情诗英译作为研究对象,以亚瑟·韦利和汪榕培英译本作为参照向度,整合例证分析与数据统计,对译本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上的文学性传递效果和读者接受效度进行分析,探寻保留和复现《诗经》诗学与艺术价值的英译路径,以丰富和发展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诗学创作视域.研究发现:在语言维度的时态创化填补上,亚瑟·韦利译本耽于过度诠释与强行比附而使接受效度不如汪榕培译本;在文化维度,接受效度因译者对于三类文化意象所采取的不同译介策略而有所变化;在交际维度,汪榕培综合"我者"与"他者"思维传递逻辑关联,相较于亚瑟·韦利过度倾向译语生态的译介策略,读者的文学性接受效度更为理想.
文献关键词:
翻译适应选择论;《诗经》;文学性;接受效度;译作视界;读者期待视界
作者姓名:
梅龙;王金安
作者机构:
214122,江苏无锡,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梅龙;王金安-.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观《诗经》爱情诗英译本文学性接受效度)[J].英语教师,2022(01):13-17,26
A类:
接受效度,译作视界,读者期待视界
B类:
翻译适应选择论,诗经,爱情诗,英译本,文学性,视界融合,融合理论,同构性,亚瑟,韦利,汪榕培,培英,例证,对译,读者接受,复现,诗学,艺术价值,丰富和发展,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创作视域,语言维度,时态,创化,补上,耽于,强行,比附,文化维度,译者,文化意象,译介策略,所变,交际维度,他者,逻辑关联,译语,更为理想
AB值:
0.3011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