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教师课程力本位的生成及嬗变——对新课程改革实践进路的省思
文献摘要:
我国高度重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其过程与效果的反思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研究的热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绩显著但仍面临严峻挑战,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需要继续秉持理性至上的基本原则,既进行理论思考,也研究具体事实和实际问题,以求最大限度保护和发展课程改革的积极成果.研究者基于对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课程主体与教师主体的多维审视,发现原有的课程本位已逐渐导致新课改面临势能下降的隐性危机,迫切需要构建课程改革新生态,让教师成为"有思想的实践者",破解的关键在于实施以教师课程力为发展本位的新路径.在新阶段,应给予教师课程力本位的理念、实践及效果,以充分重视和审慎合理的评价,从而逐步达到对课程力本位的理念认同与实践互助.教师课程力本位赋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将经历"辨认—承认—相信"的历程,着力于教师课程力本位的有效推进,研究者尝试提出了实践进路:第一阶段"关注优先性",促进教师主体对教师课程力本位的内在认同;第二阶段"辨识层级性",推动教师群体对教师课程力本位的自我承认;第三阶段"达成目的性",实现教师主体与课程主体间的相互承认.最终实现教师主体由被动"课程控制"到主动去"控制课程"的变革,为新课改的转型升级注入内驱动力,推动基础教育朝着更加公平而富有效率的方向发展.
文献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教师课程力;课程本位;课程力本位;教育质量
作者姓名:
钟发全;贾伟;蔡其勇
作者机构: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教师进修学校,重庆 409100;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重庆 40001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钟发全;贾伟;蔡其勇-.教师课程力本位的生成及嬗变——对新课程改革实践进路的省思)[J].教育学术月刊,2022(06):103-112
A类:
课程力本位
B类:
教师课程力,新课程改革,改革实践,实践进路,省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与效果,成绩显著,教育高质量发展,理论思考,具体事实,保护和发展,课程主体,教师主体,多维审视,课程本位,新课改,势能,构建课程,新生态,实践者,应给,审慎,理念认同,认同与实践,辨认,相信,有效推进,第一阶段,优先性,第二阶段,层级性,教师群体,第三阶段,目的性,主体间,相互承认,内驱动力
AB值:
0.23921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