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历程、特征与优化:我国中小学生学业负担治理研究
文献摘要:
学业负担过重长期困扰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也严重损害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而治理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便成为国家关注点.在治理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的历程中,参与主体不断变迁,由学校和政府是治理的重要主体发展到家庭和社会也开始被纳入治理主体,家庭和社会从被视为治理执行的监督力量发展到协同治理,最后也成为治理执行的重要主体;治理内容也不断变化,以关注学生身体健康为核心转变为以缓解升学压力为重点,然后转变为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继而转变为以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动力,最后逐渐转变为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治理方法在治理依据上由行政引导转向制度规范,治理过程则从单一治理转向为综合治理,治理结果则由成效不显转向"忧喜参半".深层次分析治理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的历程可发现,负担治理呈现出参与主体逐渐多元但各自为政;治理内容逐渐丰富但存在重复性;治理方法以自上而下推进为主但弱化了学校教育功能等特征.学业负担治理的优化,需增强各参与主体的凝聚力,形成治理合力;治理内容精准靶向学情,同时聚焦学校教育"质效"双增以及推行综合治理与分类治理相结合的治理方法.
文献关键词:
学业负担;教育治理:历程;特征;优化
作者姓名:
陈玉玲;邵艳红
作者机构:
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教育治理研究中心 杭州 3100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玉玲;邵艳红-.历程、特征与优化:我国中小学生学业负担治理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22(04):21-34
A类:
B类:
中小学生,小学生学,治理研究,学业负担过重,自新,新中国成立以来,关注点,参与主体,主体发展,治理主体,监督力,关注学生,生身,升学压力,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学生,学生核心素养,核心素养能力,力促,学生全面发展,治理方法,制度规范,治理过程,治理转向,参半,各自为政,下推,学校教育,教育功能,理合,精准靶向,双增,分类治理,教育治理
AB值:
0.29568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