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学生乡土情怀培养的实践研究——以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研究为例
文献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乡土情怀可归纳为对乡村怀有强烈热爱的一种深厚情感,包括对乡村社会的归属认同、对乡土环境的情感依恋和对乡村振兴的使命责任.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道德与法治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五个方面.政治认同主要表现为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家国情怀三个方面,其中家国情怀要求学生关心集体和家庭,热爱家乡、热爱祖国,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以,乡土文化教育不仅是语文和历史课程的专项,亦是道德与法治教师和教研团队应关注的重要问题.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黄金红;李娟
作者机构:
郑州市惠济区教学研究室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金红;李娟-.基于学生乡土情怀培养的实践研究——以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研究为例)[J].河南教育,2022(11):54-55
A类:
B类:
乡土情怀,情怀培养,乡村文明,文明史,怀有,乡村社会,乡土环境,情感依恋,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政治方向,家国情怀,求学,关心集体,爱家乡,热爱祖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乡土文化教育,文和,历史课程,教研团队
AB值:
0.31988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