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初高中思想政治课公共参与素养一体化培育的研究——以九年级第四课和高一必修3第八课为例
文献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要通过思想政治课解决这个根本问题,帮助初高中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就要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而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和法治意识最终都要由学生的公共参与落到实处.因此,在拔节孕穗期培育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就显得格外重要.但初高中阶段的思政课(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以下都简称"思政课")在公共参与素养一体化培育中还存在着教学内容简单重复、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教学实效性不强等问题.如何统筹兼顾推进初中与高中思政课公共参与素养一体化培育,切实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屈光泽
作者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屈光泽-.初高中思想政治课公共参与素养一体化培育的研究——以九年级第四课和高一必修3第八课为例)[J].教育,2022(02):36-39
A类:
B类:
初高中,公共参与素养,一体化培育,九年级,第四课,高一,必修,第八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高中学生,扣好,好人,第一粒,纽扣,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核心素养,落到实处,拔节,孕穗期,格外,高中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单重,教学实效性,统筹兼顾,高中思政课,思政课教育
AB值:
0.27118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