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期刊详情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 isqkjj == false ? "展开" : "收起" }}
出版周期:月刊
语种:中文
影响因子:0.4
国内刊号:44-1653/Z
国际刊号:1674-859X
♦ 主要栏目:
♦ 获奖情况:
♦ 收录情况: {{ e.split(":")[0] }} < 查看更新情况
♦ 期刊情况:普刊
♦ 主管单位: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主办单位:广东科技出版社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主编:罗孝政
电话:020-37606419
邮编:510075
邮箱:gdzyjsjy@163.com
地址:广州市环市东路水荫路11号
发文分析
发文类型:
{{ obj.kz7 == 1 ? "学术" : obj.kz7 == 2 ? "学术+科普" : obj.kz7 == 3 ? "科普" : "未知" }}
年刊文量:
{{ obj.wznum }}篇
单期页码:
{{ obj.maxpage }}页
发文地域: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机构特征:
{{ item.word }}
发文热门词:
{{ item.name }}
文章分类:
{{ item.key }}({{ (item.value * 100).toFixed(2) }}%)
{{ iswzfl == false ? "展开更多" : "收起全部" }}
{{ item.flname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学者H指数区间
机构H指数区间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投稿网址:http://gzja.cbpt.cnki.net/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3、刊内邮箱:gdzyjsjy@163.com

4、刊内电话:020-37606419  

5、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双月28日出版。

6、官方微信公众号: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2531日星期二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邮箱自动回复

2022531日信息】

 

您的邮件已收到,感谢您对本刊的认可与支持!

本刊已启用新投稿方式,

投稿网址:http://gzja.cbpt.cnki.net/EditorCN/index.aspx?t=1

202248日后的投稿请发至投稿系统,谢谢!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投稿须知

【官网信息】

 

尊敬的作者朋友:

感谢您对《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的认可与支持,为确保本刊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关于本刊及投稿相关事宜,现友情提示如下:

一、简介及办刊宗旨

1.简介:《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创刊于2010年,由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广东科技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为公开发行的双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44-1653/Z,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859X2014,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首批学术期刊A,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研究会授予全国地方高校优秀期刊2016年,在广东省期刊协会举办的第四届广东省期刊优秀作品评选中,中职教育研究栏目获得二等奖。2018年,在广东省期刊协会举办的第五届广东省优秀期刊评选活动中,获得广东省优秀期刊奖

2.办刊宗旨:面向全国、服务广东,致力于成为国内外职业技术教学科研工作者交流、教学领域科研信息共享、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领域自主创新成果展示的综合服务平台。

二、内容、栏目情况及其他

1.目前有八大栏目:职教动态、名师名校长访谈、中职教育研究、高职教育研究、本科职教研究、教学实践与课程改革、教育管理与德育工作、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2.拟主办活动:教学实践活动、职业教育课题调研、年度优秀学校(优秀校长、优秀教师、优秀作者)等评选活动。

3.杂志理事单位:为学校提供新闻报道、教师论文刊登、活动评选等年度服务。

三、稿件要求

1.论点明确,导向正确;

2.富有新意,与时俱进,有独创之处,有一定先进性;

3.论据充分有力,实验研究/调查报告有统计分析,实证案例要真实客观;

4.论证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逻辑性强,结论可信。结论或所提供的经验或做法有可操作性,有推广应用价值;

5.文章结构完整,文字简洁,用词准确,行文规范,叙述流畅,可读性强。

四、投稿方式

稿件以电子稿或纸质稿形式交寄到我刊编辑部,文章字数要求为5000字符以上。

电子文稿格式:版面以A4纸为页大小,页边距上下均为2.5厘米、左右均为2.2厘米;字体为宋体,字号文题为三号(加粗),其余为五号;行间隔为固定值(20磅),字符间隔设定为标准。

五、文章结构

1.实验型教育研究论文,包括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实验观察、资料分析等,此类论文的结构应包括前置部分、正文部分和后置部分,其中的前置部分包括文题、作者署名、作者单位和邮政编码、摘要、关键词;正文部分包括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后置部分包括致谢、参考文献、脚注与附录。

2.实证型的教育研究论文包括文题、作者署名、作者单位和邮政编码、摘要、关键词、引论、本论、结论、参考文献等。

六、体例要求

一级标题:1  ×××××(占三行加粗)

二级标题:1.1  ××××(加粗)

三级标题:1.1.1  ××××

四级标题:(1××××文字接排

七、各部分要求

1.题名

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文章的要旨并有助于选择关键词。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及结构式和公式。

2.作者署名

文章均应有作者署名,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用空格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一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隔开。何某某 1 张某某 21.某某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2.某某学院,广东 佛山 528000

3.作者简介

所有论文都要提供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历(位)及所从事的专业及联系电话(手机)、E-mail等。

4.摘要和关键词

除一般动态性信息和文件、资料外,所有来稿均应附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数学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缩略语,篇幅为100~300字;关键词是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可选3~5个,以少为宜,多个关键词之间用空格分隔。

5.参考文献

文后参考文献须在正文引用处标明,标注时要按照在该文中引用的顺序排列,请选用亲自阅读过的一次文献,不能引用内部资料、待发表和二次文献。各类文献著录格式和举例如下:

1)期刊类:作者(须标出前3个作者的姓名,其后作者用),题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如:[6] 张三强,李应天,王唯一,等.掌握学习策略之我见[J].中等医学教育,1999174):5-6.

2)书籍、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类:标引项顺序号 著者 书名 版本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献数量(选择项)。如:[1] 刘国钧,陈绍业.管理信息系统(第一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3)报纸类:(序号)作者.题名 报纸名,---日(版次)。如:[1]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糧食问题[N].人民日报,1996-10-252.

4)国际、国家标准类:(序号)起草责任者, 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 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如:[3] 全国量和单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3100-3102—93 量和单位,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

5)专利文献类:(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名称,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如:[5]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制药制备方法,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八、其他

1.图表

图要有图序、图题;表要有表序、表题。表格要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力求简洁,主谓合理。图表要求数据准确、说明清晰,请作者务必认真查对。

2.计量单位

年月日及各种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计量单位用符号表示,如m(米)、cm(厘米)、mm(毫米)、kg(千克)、g(克)、mg(毫克)、µg(微克)、L(升)、mL(毫升)等。相除组合单位中不能出现2条分数线,如:mg/ kg /d,应写成mg/kg·d)。

九、注意事项

1.来稿一律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文稿查重率达25%以上不予录用。来稿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

2.投稿请留联系方式(电话号码+邮箱)。请注意查看邮箱信息、注意编辑部来电,及时回复稿件修改等相关信息,逾期不回视为自动撤稿。

3.摘要:要求简洁、切题,能简要概括文章内容。

4.正文:为提高遴选和编校效率,请确保用词准确、语句通顺,减少错别字,文中如涉及竞赛、荣誉等请用准确的全称。

5.参考文献:请严格按照参考文献的著录方式列出参考文献,确保清楚、准确、齐全(尤其页码或刊期要求齐全)。

十、版面字符

稿件不少于5000字符,排版达到3页。一个版面1600~1800字符(含标题、摘要、关键词、图表、参考文献等),图片要求300dpi像素以上。

投稿方式

投稿网址:http://gzja.cbpt.cnki.net/EditorCN/index.aspx?t=1

纸质稿邮寄信息: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环市东路水荫路11号出版大楼,广东科技出版社期刊中心,020-37606419,邮政编码:510075

广东科技出版社有限公司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编辑部

20223

学术论文:{{ zhichengxiangqing.pkmark || 0 }}篇
科普文章:{{ zhichengxiangqing.hxmark || 0 }}篇
职称要求查看来源
职称说明
以上信息,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