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历史认识论视域下试题研究与教学启示
文献摘要:
历史认识论是研究现实的历史认识运动及其结果,探讨历史认识运动机制与运动秩序,揭示历史认识的本质与性质,发现历史认识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1].历史认识论研究的对象是历史认识,即研究历史学家如何用概念、论断概括和提升历史内容,以及历史学家所使用的概念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关系.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了一系列目标要求,其目标要求的实质是如何培养学生获得科学的历史认识.例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学生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增强实证意识;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历史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体系是高考的命题依据,2022年全国乙卷第42题选取《后汉书》等史籍中关于东汉良吏与老虎相关的史事记载,要求学生自选角度发现问题,并得出相应的历史认识.本文关注的是,如何从历史认识论的视角获得科学的历史认识.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金文;刘延广
作者机构: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金文;刘延广-.历史认识论视域下试题研究与教学启示)[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2(23):60-63
A类:
B类:
历史认识论,试题研究,教学启示,运动机制,运动规律,门科,研究历史,历史学家,何用,论断,历史内容,历史事实,高中历史课程,历史课程标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核心素养,目标要求,如何培养,普通高中,求学,生知,通向,作者意图,真伪,实证意识,有效信息,历史叙述,全国乙卷,后汉书,史籍,东汉,良吏,老虎,自选,发现问题
AB值:
0.30702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