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初高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衔接培养的初步探索——以"辛亥革命"教学内容为例
文献摘要:
能力培养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于友西等学者认为,历史学科能力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是历史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历史的思维能力[1].赵恒烈教授说:"所谓历史思维能力,是人们用以再认和再现历史事实,解释和理解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发展进程,分析和评价历史客体的一种素养.[2]"课程改革以来,高中历史在课程体系、内容编排、知识广度和深度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需要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笔者所处学区,在初高中历史教师安排上,大部分学校没有做到贯通教学.如何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衔接,如何做好初高中生思维能力的衔接,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是教育研究工作者以及高中历史教师亟待解决的难题.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徐金侠
作者机构:
引用格式:
[1]徐金侠-.初高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衔接培养的初步探索——以"辛亥革命"教学内容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2(14):19-20
A类:
B类:
高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衔接培养,初步探索,辛亥革命,基础教育,历史学科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再认,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内容编排,知识广度,初中阶段,学习基础,学区,初高中历史,历史教师,排上,贯通教学,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教学,高中生,快速适应,高中阶段,历史学习
AB值:
0.33230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