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项目式教学
文献摘要: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提升探究能力为目标,以解决具体问题为驱动,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学习模式[1].我国新课改要求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教师需要主动探索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传统的初三化学"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学过分关注根据质量分数公式的计算,导致学生对溶液的定量组成、浓度、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不清,对溶液浓度的理解比较狭义,只知道套用数学公式进行计算,而忽略对概念内涵的理解.我们打破常规,尝试以"神奇的食盐溶液"为项目,结合实验探究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从发现问题和做出假设出发,独立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以下为教学实施过程.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许勇;赵岩夏;何京霞
作者机构:
青岛市崂山区教育科学研究室 山东青岛 266061;青岛弘毅中学 山东青岛 266035;青岛市崂山区第八中学 山东青岛 26610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许勇;赵岩夏;何京霞-."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项目式教学)[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2(14):53-54
A类:
B类:
项目式教学,项目式学习,探究能力,具体问题,学生活动,学习模式,新课改,改要,主动探索,初三化学,溶质质量分数,溶液浓度,狭义,套用,数学公式,概念内涵,打破常规,试以,神奇,食盐,盐溶液,实验探究,发现问题,设计探究,学生核心素养,下为,教学实施过程
AB值:
0.48078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