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从回归汉字本义例谈古诗文解析——以九年级上册中的古诗文为例
文献摘要:
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汉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汉字虽美,但是古诗文学习中,通假字、多音字等文字构成法仍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第一难在时间久远,古诗文与白话文构词结构不同(如:文言文一字成义,而白话文则一词成义);第二难在字的简化,由于汉字简化之后,部分汉字失其本义,无法从文字的初文取象抓握字义,造成目前中学古文教学中的普遍现象,不是理解文言文,而是翻译文言文.作为教师,就应该了解学生遇到的难点,并针对"难字"回归字的本义,去解释古诗文的句意.本文以九年级上册中的古诗文为例,尝试通过回归汉字本义的方式带领学生理解古诗文.
文献关键词:
语言教学;汉字;本义;古诗文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晨薇
作者机构: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永丰学校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晨薇-.从回归汉字本义例谈古诗文解析——以九年级上册中的古诗文为例)[J].华夏教师,2022(19):76-78
A类:
B类:
本义,义例,例谈,文解,九年级上册,鲁迅,汉文,文学史,史纲,三美,古诗文学习,通假字,多音字,成法,久远,白话文,构词,文言文,一字,文则,二难,汉字简化,取象,抓握,字义,学古,古文教学,普遍现象,译文,了解学生,领学,语言教学
AB值:
0.37222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