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我国初中入学方式的演进、特征与方向
文献摘要:
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强调就近入学政策,逐步否定各种类型的考试选拔制度.就公立初中而言,其入学方式的转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对口入学与推优入学双轨并行期;对口入学期;对口入学与多校派位并行期.其间,民办初中入学方式也发生了相应变化.这种演变背后的原因,在理念上,主要源于对义务教育属性的理解和对均衡教育理念的诉求;在效果上,源于原来的重点校、民办校抢夺优质生源,造成了校际差异.演变至今,目前的入学方式有助于改善薄弱学校、促进教育均衡,但是忽视了个体多元需要和先赋条件差异,过分强调了地缘和随机因素在公正公平上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推行多元化的初中入学方式,兼顾教育均衡和学生特色发展的双重目标,并给予民办学校适当的招生权力.
文献关键词:
义务教育;初中入学方式;教育均衡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梦龙;冯生尧
作者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51063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梦龙;冯生尧-.我国初中入学方式的演进、特征与方向)[J].教育科学研究,2022(02):20-26
A类:
初中入学方式,派位
B类:
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入学政策,各种类型,试选,选拔制度,公立,对口,推优,双轨并行,行期,其间,教育属性,重点校,办校,抢夺,优质生源,校际差异,薄弱学校,教育均衡,先赋,随机因素,特色发展,双重目标,民办学校,招生
AB值:
0.38304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