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变温调控破囊壶菌发酵生产二十二碳六烯酸
文献摘要:
破囊壶菌Aurantiochytrium sp.细胞生长、油脂积累及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合成与培养温度密切相关.该研究在摇瓶中考察了不同温度对破囊壶菌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20~35℃的培养温度较利于破囊壶菌细胞的生长,而25~28℃的培养温度利于油脂的积累;虽然15℃培养时不利于菌体生物量积累,但能显著提高DHA占总脂肪酸的含量.基于以上实验结果,进一步在15 L发酵罐中采用了三阶段控温策略:发酵中前期(0~108 h)使用28和25℃的温度培养,以提高菌体生物量及油脂含量;发酵后期(108~120 h)以15℃低温培养促进DHA积累.采用此策略,发酵获得了116.80 g/L的细胞干重,总脂肪酸量达53.63 g/L,DHA产量为27.17 g/L,其中,油脂含量为45.92%,DHA占总油脂比例达50.66%.该研究为高密度发酵破囊壶菌生产DHA的大规模工业化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文献关键词:
破囊壶菌;二十二碳六烯酸;变温调控;脂肪酸组成;油脂产量平衡
作者姓名:
张明亮;王俊;翁可欣;李力;黄建忠;林清强
作者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35018;工业微生物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3501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明亮;王俊;翁可欣;李力;黄建忠;林清强-.变温调控破囊壶菌发酵生产二十二碳六烯酸)[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2(03):15-19
A类:
变温调控,破囊壶菌,Aurantiochytrium,油脂产量平衡
B类:
二十二碳六烯酸,sp,细胞生长,油脂积累,docosahexaenoic,acid,DHA,培养温度,摇瓶,中考,菌体,生物量积累,发酵罐,罐中,控温,油脂含量,发酵后期,干重,酸量,总油,高密度发酵,脂肪酸组成
AB值:
0.24010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