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阻挡层抛光液对铜点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文献摘要:
                    采用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在以甘氨酸为络合剂的碱性抛光液中,两种不同缓蚀剂1,2,4-三氮唑(TAZ)和苯并三氮唑(BTA)对阻挡层化学机械平坦化(CMP)过程中Cu点蚀缺陷抑制的电化学行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了 TAZ与BTA对Cu表面化学微腐蚀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氨酸的络合溶解作用会诱发Cu表面氧化膜覆盖度降低而产生局部点蚀;BTA与TAZ均为混合型缓蚀剂,可阻碍Cu表面的微电偶形成,但BTA对Cu表面腐蚀的抗点蚀性显著强于TAZ;CMP过程中的点蚀主要表现为静态局部腐蚀.通过优化缓蚀剂浓度,利于抛光液对Cu CMP实现高去除速率下的点蚀缺陷抑制,同时降低Cu的CMP表面粗糙度,从而提升Cu互连可靠性.
                文献关键词:
                    铜;点蚀;络合作用;粗糙度;缓蚀剂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立仕;孙鸣;李梦琦;马忠臣
                    
                作者机构:
                    河北工业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天津 300130;天津市电子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13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立仕;孙鸣;李梦琦;马忠臣-.阻挡层抛光液对铜点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J].半导体技术,2022(06):460-467
                    
                A类:
                碱性抛光液
                B类:
                    阻挡层,点蚀,电化学行为,电化学测试,测试方法研究,甘氨酸,络合剂,TAZ,苯并三氮唑,BTA,层化,化学机械平坦化,CMP,缺陷抑制,原子力显微镜,AFM,表面化学,腐蚀形貌,解作,表面氧化,氧化膜,覆盖度,混合型缓蚀剂,局部腐蚀,去除速率,表面粗糙度,互连,络合作用
                AB值:
                    0.27480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