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试论师生交往"共生性"
文献摘要:
教育学的"共生"意涵凸显了"为他性",从而区别于生物学和社会学的理解.师生交往中的"为他性"实然存在,要进一步构筑师生"共生"遇到了诸多意识阻绊,如教师"神圣"的包袱和"全能"的固见,传统"中心论"和"双主体"观点所表现出的单边性,"师生共同体"的相同与异质同时作用等.构建师生交往"共生性"需要重新认识教师的内在价值,教育不仅是谋生职业更是生命实现的意义所在;需要弥补共生中的教师缺位,教师发展的主要途径应是日常的师生交往和教育教学活动;还需要深入理解师生关系的异质性互通,认识、转化和拓升共通的师生间的异质性,互以为"生"、互以为"师"、交互共生.
文献关键词:
主体性;师生交往;他者;共生性
作者姓名:
皇甫科杰
作者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桂林 541004;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广西桂林 541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皇甫科杰-.试论师生交往"共生性")[J].教育导刊,2022(04):20-27
A类:
B类:
师生交往,共生性,意涵,为他性,实然,神圣,包袱,全能,中心论,双主体,单边,师生共同体,重新认识,内在价值,谋生,教师发展,师生关系,共通,互以,他者
AB值:
0.3462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