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论乡村教师"乡贤"到"新乡贤"的行动逻辑与实现路径
文献摘要:
重视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成为政策诉求,厘清"新乡贤"的行动逻辑对实践具有先导性作用.不同历史时期,乡村教师乡贤角色的行动逻辑经历了:从郡县制社会的"维系基层治理"、失序性社会"救亡图存"、总体性社会"服务国家建设"到分化性社会"成己成人"的转变.以史为鉴,当下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应建构以"公共精神"为核心,建设美好生活为群体意向,以一定限度内参与乡村文化建设为实践表达的行动逻辑.循此逻辑,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在实践中可通过"以学校公共生活为主场,厚植公民所需公共精神""以家校合作为着力点,共建良好乡村教育生态""以参与乡村公共生活为抓手,激发乡村文化活力"作为主要实现路径.
文献关键词:
乡村教师;乡贤;新乡贤;行动逻辑
作者姓名:
毛菊;吴凯欣
作者机构:
新疆师范大学自治区重点文科基地新疆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乌鲁木齐830017;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乌鲁木齐83001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毛菊;吴凯欣-.论乡村教师"乡贤"到"新乡贤"的行动逻辑与实现路径)[J].当代教育论坛,2022(06):116-124
A类:
B类:
乡村教师,行动逻辑,政策诉求,先导性,不同历史时期,郡县制,基层治理,失序,救亡图存,总体性,服务国家,国家建设,成己,以史为鉴,新乡贤角色,公共精神,内参,乡村文化建设,学校公共生活,主场,厚植,家校合作,为着,乡村教育,教育生态,文化活力
AB值:
0.30453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