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时速400 km高速道岔设计关键技术
文献摘要:
高速道岔因其自身固有的结构不平顺,在轮载过渡时存在剧烈的轮轨动力冲击作用.随着高速列车运行速度的提升,动态轮轨冲击效应进一步加剧.目前,最高时速350km的高速道岔结构体系已形成,随着时速400km以上高速铁路的建设,亟需开展既有高速道岔的适应性研究.在评估18号道岔对时速400 km高速列车的适应性基础上,从轮轨关系、无缝化设计等方面,对时速400 km高速道岔的结构设计关键技术进行探讨,提出在设计时速400 km高速道岔时,可通过合理设置心轨降低值、抬高翼轨、优化基本轨廓形等技术,改善轮轨相互作用;通过转辙器跟端限位器优化、采用新型钩型锁闭机构,进一步实现高速道岔无缝化,满足跨区间无缝线路要求,优化了行车条件,保障了线路平顺性,可为相关高速道岔设计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高速道岔;轮轨关系;结构不平顺;动力学指标;无缝化
作者姓名:
王平;徐井芒;郝超江;陈嵘;姚力
作者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31;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 610031;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土木建筑设计研究一院,四川成都 61003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平;徐井芒;郝超江;陈嵘;姚力-.时速400 km高速道岔设计关键技术)[J].中国铁路,2022(08):1-7
A类:
结构不平顺
B类:
时速,高速道岔,道岔设计,动力冲击,冲击作用,高速列车,列车运行,运行速度,轮轨冲击,冲击效应,350km,道岔结构,结构体系,400km,高速铁路,既有高速,适应性研究,轮轨关系,无缝化,结构设计关键技术,合理设置,心轨,低值,抬高,翼轨,廓形,轮轨相互作用,转辙器,限位器,锁闭,跨区间无缝线路,车条,线路平顺性,动力学指标
AB值:
0.34448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