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读者可接受性视角下《酒国》汉语文化词的隐喻翻译方法
文献摘要:
葛浩文认为译者责任重大,要尊重原作,注重译文的可读性和译文读者的可接受性.《酒国》中含有大量的汉语文化词,其中隐喻或隐喻性表达数量众多.葛浩文在《酒国》英译本中采用了直译法、意译法、增补法、替代法、删减法和注释法等翻译方法处理文化词的隐喻义,便于译文读者理解作品蕴含的文化内涵,也为文学作品隐喻翻译提供了典范.译者在翻译时应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关注译文读者的阅读心理和接受能力,采用适宜的翻译方法增强译文的可接受性.
文献关键词:
《酒国》;汉语文化词;隐喻;读者可接受性;英译
作者姓名:
罗瑜珍
作者机构: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院,福建龙岩 364021
引用格式:
[1]罗瑜珍-.读者可接受性视角下《酒国》汉语文化词的隐喻翻译方法)[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2(06):34-36
A类:
读者可接受性,汉语文化词
B类:
隐喻翻译,翻译方法,葛浩文,译者责任,责任重大,原作,重译,译文,可读性,中隐,隐喻性,英译本,直译法,意译法,增补,补法,替代法,删减,减法,释法,隐喻义,解作,文学作品,忠实,注译,阅读心理,方法增强
AB值:
0.3017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