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谁参与了英语课外补习?——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文献摘要:
在"双减"政策下,重新审视课外补习背后的群体选择有助于学校了解学生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课后服务体系.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分层Logit模型分析了初中生参与英语课外补习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学生个体特征方面,英语学习感知越不吃力的初中生参与英语课外补习的几率越高;在家庭背景方面,家庭文化资本越高的初中生参与英语课外补习的几率越高;在学校特征方面,就读学校排名靠前的初中生参与英语课外补习的几率更高.建议政府提高办学质量,均衡义务教育资源;教师开展协商性话语实践,提供个性化课后服务;家长减少教育焦虑,理性看待教育竞争和文化再生产.
文献关键词:
"双减"政策;初中生;英语课外补习;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分层Logit模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汪雅霜;王雅晶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汪雅霜;王雅晶-.谁参与了英语课外补习?——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教学研究,2022(06):1-7
A类:
英语课外补习
B类:
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双减,群体选择,了解学生,学生发展需求,课后服务体系,Logit,初中生,个体特征,英语学习,学习感知,不吃,吃力,几率,家庭背景,家庭文化资本,就读,议政,办学质量,义务教育资源,话语实践,少教,教育焦虑,教育竞争,文化再生产
AB值:
0.22070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