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循"心"而行,润"物"无声——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文献摘要: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基于此,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情感不可忽视.青少年对世界充满了好奇,认识世界的方式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性色彩,他们对抽象的空洞的说教不感兴趣,而乐于接受在形象思维基础上悟出的道理,我们要利用这个心理特点,改变那种纯粹的呆板的逻辑分析,改变那种对文本做支离破碎的解剖,强化形象角度的感染和情感方式的熏陶,让学生眼中有形象,心中有情感,在感受形象和产生情感的基础上,正确的观念潜移默化地产生,良好的个性品质自然而然地形成.因此,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遵循学生心理,挖掘语文阅读文本中的情感因子,找到突破口、契合点,不失时机地进行点拨,实现语文教学的最优化效应.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吴艳华
作者机构: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郊初中
引用格式:
[1]吴艳华-.循"心"而行,润"物"无声——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语文教学与研究(下半月),2022(11):81-83
A类:
B类:
无声,语文阅读教学,情感教育,中学语文教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发展学生,社会主义道德,道德情操,高尚,审美观,爱国主义精神,关注学生,好奇,认识世界,性色,说教,不感兴趣,乐于,形象思维,维基,悟出,道理,心理特点,那种,纯粹,呆板,逻辑分析,支离破碎,熏陶,眼中,有情,潜移默化,个性品质,自然而然,学生心理,阅读文本,情感因子,契合点,不失时机,行点,点拨
AB值:
0.40948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