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FRMD7基因新突变位点导致先天性眼球震颤一家系的遗传学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4.1埃兹蛋白-根蛋白-膜突蛋白结构域包含的7(FRMD7)基因新突变位点导致先天性眼球震颤(CN)一家系的遗传学特征。方法:2021年10月,收集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确诊CN家系四代19例的临床资料。采集家系中3例CN患者和9例眼正常者的外周血样本,检查受试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前节及眼底;评估眼球震颤的类型、头位、是否有中间带及眼位等。应用GenCap液相仪抓取目标基因技术,获取与眼部疾病相关的811个基因的外显子区域及其侧翼区域,对先证者进行高通量测序,筛选出致病基因和突变位点,并在家系中进行Sanger测序和共分离验证。使用Mutation Taster软件分析突变位点的基因突变类型;预测突变型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和功能改变。结果:该家系的先证者(Ⅲ6)男性,11岁。此患者右眼BCVA 0.7,左眼BCVA 0.8。先证者表弟(Ⅲ9)男性,2岁,双眼视力检查配合度不佳。先证者祖父(Ⅰ1)男性,73岁。此患者右眼BCVA 0.3,左眼BCVA 0.4,双眼晶状体混浊。3患者均双眼正位,眼球震颤呈水平钟摆型,无中间带及代偿头位,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此家系患者均为男性,呈现隔代遗传特征,符合X连锁隐性遗传。家系中12例受试者外周血基因检测结果显示,3例患者FRMD7基因第9外显子编码区发生半合子变异,Ⅱ6、Ⅱ8及Ⅲ8等3例眼正常女性者在该区域发生杂合变异,核苷酸变异c.822C>A,氨基酸变异p.Y274X,使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造成蛋白质编码提前终止,大量氨基酸丢失。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该变异被评定为疑似致病性变异。经Mutation Taster软件分析,结果显示突变性质为无义突变;突变型蛋白质三维结构和功能的预测显示该突变影响FRMD7蛋白结构的稳定性,可能使其功能受损。结论:FRMD7基因核苷酸变异c.822C>A(p.Y274X)为无义突变,属于新突变位点,此变异是该家系CN的可能致病原因,扩大了FRMD7基因突变频谱。
文献关键词:
先天性眼球震颤;X性染色体隐性遗传;FRMD7基因;基因突变
作者姓名:
付皓丽;张成;梁舒婷;苗泽群;孟庆娱;黄旅珍;郭丽莉;欧阳倩如;许欣;曹宇;张晶议;王乐今
作者机构:
100044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2019级硕士研究生;10467 纽约,美国艾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蒙特非奥里眼科医疗中心;100044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 视网膜脉络膜疾病诊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044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2018级硕士研究生;100044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2020级硕士研究生;264000 烟台毓璜顶医院眼科
引用格式:
[1]付皓丽;张成;梁舒婷;苗泽群;孟庆娱;黄旅珍;郭丽莉;欧阳倩如;许欣;曹宇;张晶议;王乐今-.FRMD7基因新突变位点导致先天性眼球震颤一家系的遗传学研究)[J].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2022(03):152-157
A类:
FRMD7,埃兹蛋白,GenCap,822C,Y274X
B类:
新突变位点,先天性眼球震颤,家系,遗传学研究,膜突蛋白,蛋白结构域,CN,遗传学特征,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视光中心,四代,正常者,血样,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前节,眼位,抓取,基因技术,眼部疾病,疾病相关,外显子,子区域,侧翼区,先证者,致病基因,Sanger,Mutation,Taster,基因突变类型,突变型蛋白,结构和功能,功能改变,右眼,左眼,表弟,双眼,视力检查,检查配合度,祖父,眼晶状体,晶状体混浊,正位,钟摆,代偿头位,眼底检查,隔代遗传,遗传特征,连锁,隐性遗传,基因检测,编码区,半合子变异,杂合变异,氨基酸变异,终止密码子,成蛋白,提前终止,医学遗传学,基因组学,遗传变异,分类标准,被评,致病性变异,突变性,无义突变,蛋白质三维结构,变影,致病原因,变频,性染色体
AB值:
0.30366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