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CDHR1和 C2orf71基因新变异相关的视锥视杆细胞营养不良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并分析视锥视杆细胞营养不良(CORD)患者基因突变和临床表型。方法:家系调查研究。2021年2月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宁夏眼科医院就诊的2个CORD家系中的2例患者及其家系成员6名纳入研究。患者分别来自2个无血缘关系家系,均为先证者。采集病史并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色觉、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眼底彩色照相、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自身荧光(AF)、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视网膜电图(ERG)检查。采集患者及其父母外周静脉血,提取全基因组DNA,行Trio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对可疑致病突变位点进行Sanger验证及家系共分离检测。根据遗传规律,分析家族史,确立其遗传类型。参照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学会(ACMG)指南和4个在线工具对突变位点致病性进行分析。结果:2个家系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ORD。家系1先证者,女,49岁。双眼视力下降伴畏光9年,夜盲4年。右眼、左眼BCVA分别为0.03、0.06。ERG检查,双眼暗适应0.01 b波和暗适应3.0 a、b波振幅轻度降低,明适应3.0 a、b波振幅重度降低。家系2先证者,男,30岁。双眼视力下降4年;否认夜盲史。右眼、左眼BCVA分别为0.3、0.2。ERG检查,双眼暗适应0.01 b波和暗适应3.0 a、b波振幅轻度降低,明适应3.0 a、b波振幅重度降低。双眼视盘颜色淡红,黄斑区萎缩,中心凹反光消失,周边视网膜点状色素沉着。2例患者眼底主要改变为黄斑区萎缩。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家系1先证者携带 CDHR1基因c.439-2A> G(M1)、c.676delT(p.F226fs)(M2)复合杂合突变;其父亲、母亲分别携带M2、M1杂合突变。家系2先证者携带 C2orf71基因c.2665dupC(p.L889fs)(M3)、c.878T> C(p.L293P)(M4)复合杂合突变;其父亲、母亲分别携带M4、M3杂合突变。根据ACMG指南和在线工具分析结果,提示4个突变均为新的致病性变异。 结论:CDHR1基因M1、M2和 C2orf71基因M3、M4是CORD新的致病性突变位点;患者均表现为视力下降伴有黄斑区萎缩的临床表型。
文献关键词:
视锥视杆细胞营养不良;CDHR1基因 ;C2orf71基因 ;基因变异
作者姓名:
虎学君;李贞;牛伟;杨尚英;芮雪;盛迅伦;容维宁
作者机构: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宁夏眼科医院眼底病科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学院, 银川 750001;甘肃爱尔眼视光医院, 兰州 73005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虎学君;李贞;牛伟;杨尚英;芮雪;盛迅伦;容维宁-.CDHR1和 C2orf71基因新变异相关的视锥视杆细胞营养不良 )[J].中华眼底病杂志,2022(08):656-662
A类:
CDHR1,C2orf71,视锥视杆细胞营养不良,CORD,676delT,F226fs,2665dupC,L889fs,878T,L293P
B类:
新变异,异相,基因突变,临床表型,家系调查,宁夏回族自治区,眼科医院,其家,血缘关系,先证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色觉,裂隙灯显微镜,眼镜,光相干断层扫描,OCT,AF,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视网膜电图,ERG,其父,外周静脉血,全基因组,Trio,外显子测序,可疑,致病突变,突变位点,Sanger,分离检测,遗传规律,分析家,家族史,医学遗传学,基因组学,ACMG,南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双眼,视力下降,畏光,夜盲,右眼,左眼,暗适应,否认,视盘,淡红,黄斑区,中心凹,反光,点状,色素沉着,基因检测,2A,M1,M2,复合杂合突变,父亲,M3,M4,致病性变异,基因变异
AB值:
0.24882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