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期刊详情
《现代食品科技》
《现代食品科技》是由国家重点大学、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的华南理工大学主办的全国知名的食品科技类期刊,具体事务依托建有国家和广东省重点学科的轻工与食品学院运行,1985创刊,月刊。主编为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李琳教授,副主编为轻工与食品学院院长于淑娟教授和副院长吴晖教授(兼任常务副主编)。
{{ isqkjj == false ? "展开" : "收起" }}
出版周期:月刊
语种:中文
影响因子:1.52
国内刊号:44-1620/TS
国际刊号:1673-9078
♦ 主要栏目:基础研究 工艺技术 食品安全与检测 专题与论述 教学探索 专题与论述
♦ 获奖情况:中国学术期刊统计源期刊 ,中国食品工业类核心期刊
♦ 收录情况: {{ e.split(":")[0] }} < 查看更新情况
♦ 期刊情况:EI,CSTPCD,北大核心
♦ 主管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 主办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联系方式
主编:李琳
电话:020-87112532,87112373,87113352
邮编:510640
邮箱:xdspkj@126.com
地址:广州五山华南理工大学13号楼
发文分析
发文类型:
{{ obj.kz7 == 1 ? "学术" : obj.kz7 == 2 ? "学术+科普" : obj.kz7 == 3 ? "科普" : "未知" }}
年刊文量:
{{ obj.wznum }}篇
单期页码:
{{ obj.maxpage }}页
发文地域: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机构特征:
{{ item.word }}
发文热门词:
{{ item.name }}
文章分类:
{{ item.key }}({{ (item.value * 100).toFixed(2) }}%)
{{ iswzfl == false ? "展开更多" : "收起全部" }}
{{ item.flname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学者H指数区间
机构H指数区间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http://xdspkj.ijournals.cn/

 (202304期)

3、出刊日期:月刊,每月20日出版。

2023515日星期一

                

 

《现代食品科技》征稿启事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现代食品科技 2022-03-03 14:41 发表于广东

1期刊简介

《现代食品科技》创刊于1985年,由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华南理工大学主办的全国知名食品类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刊物具体事务依托建有“双一流”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与广东省重点学科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运行。《现代食品科技》已被EBSCO数据库、英国《食品科学技术文摘》(FSTA,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bstracts)、荷兰SCOPUS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Chemical Abstracts)、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材料信息)(CSA(MI))、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等世界著名数据库列为收录期刊;2021年入选《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Q3区。2017年,荣获“第六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2021年荣获“第七届广东省精品科技期刊”。

2本刊特色

(1)学术层次高。主编为华南理工大学李琳教授,副主编为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李晓玺教授(兼任常务副主编)、张学武教授、孙东晓教授、唐传核教授、孙为正教授。编委会成员均为我国食品业界权威专家。

(2)影响力大。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21),期刊影响因子为1.626,影响力指数为510.152,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茅。

(3)发行量大。发行遍布各知名高校、食品级相关行业的研究所、生产加工企业、原辅料生产企业、机械制造企业和技术服务的中介机构。

【本刊栏目】

主要包括食品营养、食品生化、贮藏保鲜、生物工程、食品加工、食品风味、安全控制、专题综述等。

食品营养:包括食品营养学基础、膳食与营养、食品组分相互作用、食品功能因子、食品与肠道菌群等;

食品生化:包括食品酶学、食品蛋白质、食品碳水化合物、食品脂质、食品其他成分分析等;

贮藏保鲜:包括粮油及其食品储藏、果品贮藏与保鲜等;

生物工程:包括食品微生物学基础、乳酸菌与益生菌、食品发酵、食品酿造、食品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新方法、新技术与新体系、合成基因路线设计等;

食品加工:包括食品加工的生物学基础、食品原料学;

食品风味:包括食品风味物质、食品风味理论与分析方法、食品风味与食品组分、食品风味感官评价与品质等;

安全控制:包括食品检测目标物分离、食品理化检测、食品生物学检测、食品真实性检测与溯源、食品化学危害与控制、食品微生物危害与控制、食品生物毒素及其他生物源危害与控制;

专题综述:包括食品相关的理论研究总结、最新研究进展、行业趋势分析等。

【来稿要求】

1.来稿应有创新,立论科学,主题明确,推理严谨;词语准确,句子精练,使用标准简化字;遵从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数字用法、标点符号及其他标准。不得少于5500字。

2. 来稿不涉及敏感话题,署名无争议,稿件一律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做文字修改。本刊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请勿一稿多投。

3.本刊不接受邮箱投稿,作者请在我刊投稿系统进行投稿,稿件处理流程、来稿的具体格式和要求等,请参见我刊的投稿系统中作者园地模块。

4.针对已录用的稿件,我刊已经在中国知网进行网络首发,若作者对于文章的出版时间有特殊要求,不进行网络首发,请及时与我刊联系。

5.投稿系统:

http://xdspkj.ijournals.cn


学术论文:{{ zhichengxiangqing.pkmark || 0 }}篇
科普文章:{{ zhichengxiangqing.hxmark || 0 }}篇
职称要求查看来源
职称说明
以上信息,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