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初中历史教学创造性思维提升策略
文献摘要:
2015年10月5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这意味着中国在诺贝尔科学奖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也意味着中国人可以理直气壮地摆脱与诺贝尔科学奖无缘的魔咒.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感到自豪和骄傲,因为这个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人在科学发现、科学创造方面完全可以问鼎世界、折桂诺贝尔奖.在科技领域,也有一个冷冰冰的现实值得我们反思:为什么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屡屡获得诺贝尔奖且人数多?为什么诺贝尔奖到中国姗姗来迟且少得可怜?答案只有一个:我们的创造教育意识及操作路径探究已经在世界上落伍了.没有创造教育就没有创造型、专家型人才,没有创造型、专家型人才就难有科技的创新和发展.创造教育如此重要,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该义无反顾地挑起历史的重担,在陶行知先生创造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强化学生的创造意识,开掘创造教育的历史素材,摸索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水平的方法与路径.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林国龙
作者机构:
引用格式:
[1]林国龙-.初中历史教学创造性思维提升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2(16):76-77
A类:
B类:
初中历史教学,思维提升,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诺贝尔科学奖,理直气壮,无缘,魔咒,自豪,骄傲,雄辩,科学发现,问鼎,折桂,诺贝尔奖,科技领域,冷冰冰,西方国家,屡屡,姗姗来迟,可怜,操作路径,路径探究,在世界上,落伍,创造型,专家型,创新和发展,历史教师,义无反顾,挑起,重担,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开掘,学生创造性思维,思维水平,方法与路径
AB值:
0.38054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