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初中化学"三重表征"思维内涵与实践策略
文献摘要: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学科[1].学生所需学习的化学知识包括物质宏观上的性质与实验现象,微观上的物质构成、结构与反应本质,以及为了研究和交流而创造的独特的化学语言.这样就形成了对物质的三种表征形式:宏观表征、微观表征和符号表征.但是作为一门学科,化学知识的表征不能仅归类于其中一种表征,而是在不同表征间进行渗透与相互转换,从而更加全面地对知识进行理解与掌握[2].因此,从宏观、微观、符号三个不同角度来认识和理解化学知识,并做到进一步建立三者的有机联系,是体现现代化学学科特征的思维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重表征思维能力.通过帮助学生建立三重表征化学学科思维,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让学生从化学学科角度分析、解决、探索问题,形成真正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并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沈子稚;杜博;朱易
作者机构: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 四川成都 610016;上海位育初级中学 上海 200231
引用格式:
[1]沈子稚;杜博;朱易-.初中化学"三重表征"思维内涵与实践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2(18):1-5
A类:
B类:
初中化学,三重表征,内涵与实践,实践策略,自然学科,化学知识,实验现象,质构,化学语言,宏观表征,微观表征,符号表征,相互转换,立三,有机联系,化学学科特征,所说,表征化,学科思维,从化,成真,正行,学科素养
AB值:
0.39360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