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音乐教育实践中"情境教学法"的理论分析
文献摘要:
首先,对"情境教学法"追本溯源,探讨其在最初学科语境下的含义和应用逻辑,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的变化,分析"情境教学法"是如何在实践中产生有利因素,并被中国教育者引入到国内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情境教学法"的原理.其次,与音乐学科各专业进行教育实践整合,通过分析不同专业的类型和属性,结合音乐的表演和审美本质特点,讨论如何通过音乐的表象和表意两种途径去习得,换言之,是情境表现和乐谱信息符号两种材料的达意."情境教学法"可以从音乐的表象层面还原音乐本质,引导学生产生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思维活动,再与乐谱信息、知识理论和概念性的表意材料相结合.传统解释性的说教方式不作为传授技能的主要媒介,教师在这其中起到辅助性的教学作用,通过可以触碰和感受到的直观材料,将概念、定理、法则等放在技能的实践中学习."情境教学法"为音乐教育实践提供了一个对音乐本质方面的直观性和感官体验途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拉近乐谱、文字和现实情境之间的时空和空间关系,解决音乐学科教育中抽象概念与具体形象、名词术语与音响效果、理解与感知之间的矛盾.
文献关键词:
"情境教学法";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整合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小凡;班亚·隆古朗
作者机构:
曼谷吞武里大学音乐学院,泰国 曼谷 1017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小凡;班亚·隆古朗-.音乐教育实践中"情境教学法"的理论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2(15):62-66
A类:
B类:
音乐教育实践,情境教学法,追本溯源,初学,应用逻辑,学习过程,有利因素,中国教育,教育者,音乐学科,合音,审美本质,本质特点,表象,表意,习得,换言之,和乐,乐谱,达意,原音,思维活动,概念性,传统解,解释性,说教,不作为,辅助性,教学作用,对音,直观性,感官体验,拉近,现实情境,空间关系,学科教育,抽象概念,名词术语,音响效果,理论与实践整合
AB值:
0.35110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