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以教师主体视角完善教师法律制度
文献摘要:
我国教师法律制度依据教师工作和专业发展的结果进行考核,并通过外部激励的差异化措施对教师进行管理,呈现出从结果出发管理教师的外部视角.这一模式虽对保障教师工作质量、专业水平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削弱了教师队伍持续的自主动力:教师职务、考核制度忽视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持续性,教师晋级增薪、绩效工资、福利待遇制度等强化教师发展的功利性,教师工作和发展的起点与过程被忽视.教师工作和发展的自主动力源于教师主体性,其产生与维持受到制度因素影响.因此,教师法律制度必须从教师主体视角入手,在结果的基础上兼顾起点与过程,调整职务、考核制度中的结果评价为过程与质量评价,转职务制度为积分制;加强教师教育、培训、交流、科研等各类培养制度中的起点引导与过程支持;合理安排教师晋级增薪、绩效工资、福利待遇等外部激励制度,取消各类规定与教师生存需求的过度关联,根据教师分类管理制度优化福利待遇保障制度,实现科学立法.
文献关键词:
教师法律制度;教师主体视角;教师主体性;科学立法
作者姓名:
余雅风;王朝夷
作者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北京10087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余雅风;王朝夷-.以教师主体视角完善教师法律制度)[J].中国教育学刊,2022(05):29-35,91
A类:
教师主体视角,增薪
B类:
善教,教师法律制度,教师工作,外部激励,差异化措施,外部视角,主动力,师职,职务,考核制度,教师专业发展,晋级,绩效工资,福利待遇,教师发展,功利性,被忽视,动力源,教师主体性,制度因素,结果评价,转职,积分制,教师教育,培养制度,合理安排,激励制度,教师生存,过度关联,教师分类,分类管理,制度优化,待遇保障,保障制度,科学立法
AB值:
0.28778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