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论识解理论对翻译过程的解释力——以公示语翻译为例
文献摘要: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识解理论为指导,分析了四种识解方式在公示语这种特定语体的翻译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借以构建翻译认知过程的解释框架.研究发现:1)详略度、聚焦、突显和视角这四个识解维度在公示语等语体的翻译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影响和制约作用;2)由于识解的作用,不同母语者在面对同一事物或概念时,会出现思维和认知上的差异,并以不同方式进行表达,这就造成了翻译过程中译语与源语之间的非对称性,这既是翻译过程中跨语言形式之间存在不对等现象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反映了不同语言表征之间所具有的异曲同工之妙;3)识解理论能够为公示语等语体的翻译过程研究提供一个系统的解释框架,为翻译过程中的不对等现象以及增减译等变译方法提供统一的解释.
文献关键词:
公示语;识解;翻译过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卢卫中
作者机构: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卢卫中-.论识解理论对翻译过程的解释力——以公示语翻译为例)[J].外语教学,2022(06):83-88
A类:
B类:
识解理论,解释力,公示语翻译,译为,认知语言学,识解方式,定语,借以,翻译认知过程,解释框架,详略,同母,母语,同一事物,不同方式,中译,译语,源语,非对称性,中跨,跨语言,语言形式,不对等现象,语言表征,异曲同工,翻译过程研究,增减,变译方法
AB值:
0.3676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