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杀秧时间对马铃薯周皮形态及生理变化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为确定适宜的马铃薯杀秧时期,达到降低采收损伤、提高块茎贮藏品质的目的,以马铃薯青薯9号为试材,研究了采收前0、7、14 d进行机械杀秧处理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和块茎表皮擦伤程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贮藏期间块茎的呼吸强度、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过氧化物酶(PPO)活性、木质素含量、表皮微观组织结构、失重率和腐烂率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采收前14 d杀秧处理虽然一定程度降低了马铃薯产量和大中薯率,但促进了块茎周皮木栓层的形成,采收时表皮擦伤程度降低44.66%,同时降低了块茎贮藏期间的呼吸代谢速率,抑制了表皮PAL及PPO活性的升高,促进了表皮木质素的积累,减缓了块茎失重率和腐烂率的上升.综合分析,采收前14 d杀秧处理的采后减损效果优于不杀秧和采收前7 d杀秧处理,该研究可为马铃薯采前杀秧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和理论参考.
文献关键词:
马铃薯;杀秧;周皮;微观结构;采后生理
作者姓名:
王亮;陈熙;白宇皓;杨志国;赵迎丽
作者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农产品贮藏保鲜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3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亮;陈熙;白宇皓;杨志国;赵迎丽-.不同杀秧时间对马铃薯周皮形态及生理变化的影响)[J].保鲜与加工,2022(12):16-23
A类:
B类:
杀秧,周皮,生理变化,采收,块茎,贮藏品质,马铃薯产量,擦伤,贮藏期,呼吸强度,苯丙氨酸解氨酶,PAL,PPO,木质素含量,微观组织结构,失重率,腐烂率,木栓层,呼吸代谢,代谢速率,减损,技术指导,采后生理
AB值:
0.2589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