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唐代鸿胪寺译语人制度探究及对外交口译人才管理的启示
文献摘要:
唐代鸿胪寺译语人制度作为中国历史上较早的外事口译人才培养及管理制度,对后世的外交口译人才管理具有重要启示,然而翻译理论界对此关注不足.本文从翻译政策视角出发,通过追溯唐朝的翻译政策,阐释鸿胪寺译语人制度的设立背景,进而刻画出译语人的礼宾接待、军事沟通、外部信息收集、外交斡旋等主要职能及贡献,并指出该制度存在人才选拔缺乏统一标准、人才培养不成体系、品阶低下及升迁渠道狭窄、对译语人的管控及惩罚过于严苛等局限,以期为当今外交口译人才管理带来启示.
文献关键词:
唐朝;鸿胪寺;译语人;翻译政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慧玉;闻游欢
作者机构: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外交学院英语系,北京 10009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慧玉;闻游欢-.唐代鸿胪寺译语人制度探究及对外交口译人才管理的启示)[J].民族翻译,2022(03):54-62
A类:
译语人,外事口
B类:
唐代,鸿胪寺,外交口译,人才管理,中国历史,口译人才培养,后世,重要启示,翻译理论,理论界,翻译政策,政策视角,唐朝,刻画出,礼宾,接待,外部信息,信息收集,斡旋,要职,人才选拔,统一标准,成体,升迁,对译,严苛
AB值:
0.27667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