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试论地质类专业课程的思政性
文献摘要: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受教育的个体与社会的完美统一.各专业类课程的思政体系建设,正是对这一教育目的的具体实践形式.根据课程论的观点,课程是围绕一定的认知对象,以一定的"影响半径"而形成的不同面域.专业类课程和思政类课程之间存在着分离式、交叠式、包容Ⅰ式和包容Ⅱ式等4种模式.从微观角度来看,这些关系可以统一为新型关系模型,即"知识团"(知识点的聚合体)的专业性和思政性.地质类课程的知识团可以划分为"状态—描述"类、"现象—识别"类、"规律—归纳"类、"要素—分析"类、"结构—搭建"类、"作用—解释"类、"性质—阐明"类、"设备—操作"类、"工艺—设计"类等9种形式.
文献关键词:
地质类专业;课程思政;思政课;专业课;知识团;课程设计
作者姓名:
徐继山;隋旺华;董青红;刘艺
作者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继山;隋旺华;董青红;刘艺-.试论地质类专业课程的思政性)[J].中国地质教育,2022(04):57-60
A类:
B类:
地质类专业课程,终极,极目,个体与社会,专业类,思政体系,教育目的,实践形式,课程论,认知对象,影响半径,面域,分离式,交叠,新型关系,关系模型,知识团,知识点,聚合体,课程设计
AB值:
0.41343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