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国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探析——基于10省市儿童的实证调查
文献摘要:
儿童道德行为在生活与学习中不断生成.探究当下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变化可以为儿童德育内容、德育方式的选择及确定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基于2016、2019年中国儿童道德发展的大样本横截面动态数据(155,320),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基础描述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1)中国儿童道德行为呈现出差异化发展特征,其中儿童守规则行为水平未见明显变化,儿童诚信行为、同伴错误提醒行为、制止欺负行为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家庭感恩回报行为水平则出现了较大程度的下滑;(2)中国儿童道德行为的稳定性欠缺,行为水平随年龄的增高呈现出先增高后降低的波动趋势,处于小学高年级阶段(9—12岁)的儿童的道德行为表现得更好;(3)中国儿童道德行为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学段特征,其中小学生"守规则、讲义气",初中生"不懂感恩",高中生"明哲保身";(4)"区域、学业表现、生活满意度"是影响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的生态系统组成部分;(5)道德情感(特别是集体责任感和同情感)是中国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的内生动力.基于以上发现,为了协调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的差异性、使儿童道德行为水平朝着良善方向发展并逐渐趋于稳定,当下道德教育需要注重儿童各种道德行为均衡发展,协助儿童在生活中构建良好的道德认同机制,并在影响因素与儿童道德行为水平的提升间建立起有效互动关系.
文献关键词:
中国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特征;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峰峰;孙彩平
作者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道德教育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9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峰峰;孙彩平-.中国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探析——基于10省市儿童的实证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22(09):52-60
A类:
B类:
中国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特征,实证调查,儿童德育,德育内容,资借,道德发展,大样本,横截面,动态数据,SPSS19,统计软件,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出差,差异化发展,守规则行为,诚信行为,同伴,提醒,制止,欺负,感恩,小学高年级,行为表现,学段,中小学生,讲义,义气,初中生,高中生,明哲保身,学业表现,生活满意度,系统组成,道德情感,集体责任感,良善,道德教育,在生活中,道德认同,认同机制,提升间,有效互动
AB值:
0.34196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