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力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文献摘要:
在职前培养阶段关注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力,可以提高学生毕业后对幼儿园教师职业的适应能力,从而有助于降低幼儿园教师的流失率.在借鉴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自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力量表》,经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确立了包含专业素养、职业素养、人格特质、教育情怀四个维度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力模型.运用此量表对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力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但在年级、性别、培养性质、社会实践次数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可以分为"落后型""卓越型""潜力型""功利型""均衡型"五种潜在类别.为提升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力,高校应以教师与学生为主体,立足课堂,开展一流教学,培养学生参与科研与创新的意识;积极发挥课程思政功能,帮助学生坚定职业使命,增强职业自信;在促进实习实训基地发展的同时,积极建构并发挥"第二课堂"的延伸作用;辩证审视"人职匹配"的重要性,重视通过工作现场的培养过程重新构建学生与职业的"二次匹配".
文献关键词:
就业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职业素养;人格特质;教育情怀
作者姓名:
陈晓铖;甘露;杭梅
作者机构:
南京晓庄学院幼儿师范学院,南京 211171;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汇淳幼儿园,南京 211300;南京晓庄学院教师发展学院,南京 21117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晓铖;甘露;杭梅-.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力模型的构建与应用)[J].学前教育研究,2022(06):62-77
A类:
就业力模型
B类:
高校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生就业,构建与应用,职前培养,幼儿园教师,教师职业,低幼,流失率,深度访谈,自编,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信效度检验,专业素养,职业素养,人格特质,教育情怀,中等水平,养性,功利,潜在类别,教师与学生,学生为主体,立足课堂,学生参与,定职,职业使命,职业自信,实习实训基地,第二课堂,辩证审视,人职匹配,培养过程,二次匹配
AB值:
0.2381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