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两班教师及学生对课程的反馈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每班线上线下联合教学组上述指标皆优于线下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伤寒琢"课程适合于不同学位类型的中医研究生,并无学位类型偏重,且不影响教师及学生的教、学体验;此外"伤寒琢"更适合于线上线下联合教学.">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学位类型中医研究生的"伤寒琢"教学比较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为了解"伤寒琢"课程在不同学位类型中医研究生课程教育中的教学效果,并探索其适合的教学方法.方法 在2022年选择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一年级学生,根据学位类型分成2班:科学学位班、专业学位班,每班各60人;两班皆进行"伤寒琢"教学,总课时为36学时,其中每班一半学生进行线下教学,而另一半进行线上线下联合教学.课程结束后,两班分别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临床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考核及统一试卷考试.其中SP考核由专门临床SP扮演,并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由其他三位非任课教师通过学校电教中心课程视频监控评分,重点考核临床医德表现及中医临床诊疗操作水平,皆以百分制评分,各占总成绩20%,每个项目以三位教师打分之平均分计;而试卷考试亦由其他非任课教师命题并监考批阅,同样以百分制评分,占总成绩40%;另外,SP的主观感受亦占总成绩的20%;最后将两大考核部分,四个项目成绩按比例计算总成绩.同时,课程结束后对教师及学生分别进行反馈调查.结果 专业学位班中医临床诊疗操作、医德考核、SP打分、试卷考试及总成绩与科学学位班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班教师及学生对课程的反馈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每班线上线下联合教学组上述指标皆优于线下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伤寒琢"课程适合于不同学位类型的中医研究生,并无学位类型偏重,且不影响教师及学生的教、学体验;此外"伤寒琢"更适合于线上线下联合教学.
文献关键词:
"伤寒琢";中医研究生教育;不同学位类型;精诚合一;线上线下联合教学
作者姓名:
马俊杰
作者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南京 210023
引用格式:
[1]马俊杰-.不同学位类型中医研究生的"伤寒琢"教学比较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2(05):569-574
A类:
B类:
不同学位类型,伤寒,研究生课程,课程教育,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一年级学生,科学学,专业学位,每班,两班,课时,线下教学,另一半,线上线下联合教学,考核内容,两大部,临床标准,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SP,试卷,不知情,位非,任课教师,电教,视频监控,医德,中医临床,临床诊疗,百分制,总成绩,打分,平均分,师命,监考,批阅,主观感受,大考,比例计算,班线,无学,偏重,中医研究生教育,精诚合一
AB值:
0.2931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