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1930~1949年国文国语教科书的语文课程知识建设
文献摘要:
语文课程知识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大致形成了文法、文体、修辞、辩论术四大板块的框架结构,同时每个板块也完成了具体的基本知识的开发.这些基本知识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从相关母体学科中筛选,主要是文法和修辞知识;二是专门针对中小学生语文学习进行的自主开发,主要是文体和辩论术.这一时期的教科书中虽然没有明确使用"知识短文"一词,但类似性质的课程知识,已经成为国文国语教科书重要的组成部分.此后语文课程知识不仅从形式上正式进入语文教科书,成为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通过教科书成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课程知识建构以写作知识为主要取向.
文献关键词:
国文国语;知识短文;文法之用;课程知识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靳彤;李亚芬
作者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靳彤;李亚芬-.1930~1949年国文国语教科书的语文课程知识建设)[J].语文建设,2022(01):62-67
A类:
国文国语,知识短文,文法之用
B类:
语文课程知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文体,辩论,四大板块,框架结构,基本知识,母体,修辞知识,中小学生,小学生语文,语文学习,自主开发,类似性,后语,语文教科书,语文教学内容,值得注意,知识建构,写作知识
AB值:
0.21324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