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添加"数学符号"架设思维桥梁
文献摘要:
一、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分析
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常常做错题,可能是他们的观察、记忆、思维等能力偏弱导致.比如:(1)记忆能力偏弱.部分学生记忆能力较差,特别是短时记忆保持的时间较短,严重影响正常思维的发散.(2)思维出现断层.由于部分学生对知识理解片面、受思维定式影响严重、思维呆板,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知识衔接障碍.学生概念模糊,分析问题不全面,受思维定式影响,往往接收不到正确的信息,导致推理失败.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添加"数学符号"既能及时弥补学生遗忘的"支架",又能预防学生出现思维断层,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葛水忠
作者机构: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临浦镇第三小学,浙江 杭州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葛水忠-.添加"数学符号"架设思维桥梁)[J].新课程,2022(08):64-65
A类:
B类:
数学符号,架设,数学学习,学习现状,学习过程,错题,记忆能力,短时记忆,发散,知识理解,思维定式,呆板,知识衔接,分析问题,收不到,遗忘,获取信息,思考问题
AB值:
0.37764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