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理雅各"分裂的惯习"之"被结构"与"结构"剖析——基于《孟子》译本副文本的研究
文献摘要:
中西学界对理雅各其人及其翻译和传教活动一直颇具争议.本文以理雅各《孟子》译本①序言、注释及个人演讲等副文本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发现理雅各在对孟子的评价、鸦片战争以及传教等问题上均呈现出明显的自相矛盾,而这正是学界对其评价褒贬不一的重要原因.本文借用布迪厄反思性社会学理论,基于"惯习"的"被结构"特性,探究理雅各矛盾状态背后"分裂的惯习"以及构建该"分裂的惯习"②的主要场域;在此基础上,基于"惯习"的"结构"功能,揭示理雅各在中国典籍英译等活动中呈现出来的"分裂的惯习"其实是背后多元文化为争夺资本、重构场域进行的斗争和博弈.
文献关键词:
理雅各;"分裂的惯习";"被结构";"结构";《孟子》译本副文本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游贤育
作者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游贤育-.理雅各"分裂的惯习"之"被结构"与"结构"剖析——基于《孟子》译本副文本的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22(03):99-104
A类:
B类:
理雅各,惯习,孟子,译本,副文本,西学,颇具,序言,演讲,鸦片战争,自相矛盾,褒贬不一,借用,用布,布迪厄,反思性,社会学理论,究理,盾状,中国典籍,典籍英译,实是,多元文化,争夺
AB值:
0.31981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