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五育融合视域下学校课后服务课程的建设进路
文献摘要:
在五育融合视域下,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建设具有整体性、协调性、关联性的内在要求.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建设的逻辑框架包含目标、水平、状态和结构等四个维度,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为逻辑起点,体现由"补齐短板"到"提质增效"再到"有机统一"的进阶水平,呈现"育内融合""育间融合""跨育融合"的"五育"整合状态,形成基础型课程、实践型课程、创新型课程、应用型课程的结构体系.为此,学校立足校情,建设特色课后服务校本课程;教师创新教研,激发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建设的内生动力;家校社协同育人,丰富课后服务课程建设资源;政府统筹部署,建立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动态评价监督机制.共同推动学校课后服务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文献关键词:
五育融合;"课后服务课程"建设
作者姓名:
李江楠;邱小健
作者机构:
赣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江楠;邱小健-.五育融合视域下学校课后服务课程的建设进路)[J].教育探索,2022(11):7-11
A类:
B类:
五育融合,融合视域,学校课后服务,课后服务课程,建设进路,逻辑框架,学生全面发展,育人目标,逻辑起点,补齐,有机统一,进阶,内融合,形成基础,基础型,实践型课程,应用型课程,结构体系,足校,校本课程,教师创新,创新教研,家校社协同育人,政府统筹,立学,动态评价,评价监督,监督机制,构建与完善
AB值:
0.31273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