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儿童哲学课程:主要特点、观念转向与发展策略
文献摘要:
近年来,儿童哲学课程在我国再度勃兴,其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凸显思维发展的课程价值、模式预设的课程设计、演练对话式课程实施等特点.迭代看,当代儿童哲学课程的核心观念和设计理路已经实现了转向.其"理性判断"超越了课程的工具理性,意在达成对重要意义的寻求式对话;"自我经验"意指真实人生的"相遇";"意义探寻"转向具身式直言的"自我认识".我国当下儿童哲学课程在设计的价值原点上需要从儿童的具身"爱智慧"性立场出发,从"儿童性课程哲学"探寻"相遇"的意义,直面儿童本身与环境的相遇与直言;在儿童哲学课程实践的理路上转向儿童性哲学:从活动引发本源好奇,生出探究问题,实现在"做中寻求反思"的哲学意蕴;在具体的儿童哲学课程实操上转向多元化本土性内容选取与具身式生成性探究.
文献关键词:
儿童哲学课程;实践误区;核心观念;迭代分析;转向理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昕;王昱;金建生
作者机构:
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丽水 323000;绍兴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绍兴 312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昕;王昱;金建生-.儿童哲学课程:主要特点、观念转向与发展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22(08):77-84
A类:
转向理路
B类:
儿童哲学课程,观念转向,再度,勃兴,思维发展,课程价值,课程设计,演练,对话式,课程实施,核心观念,设计理路,理性判断,工具理性,意指,相遇,具身,直言,自我认识,价值原点,爱智慧,儿童性,童本,课程实践,本源,好奇,探究问题,求反,哲学意蕴,实操,本土性,内容选取,生成性,实践误区,迭代分析
AB值:
0.39234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